要闻提示
-
美日同意合作应对乌克兰战争带来的货币问题和经济影响 -
美联储巴尔金称看到经济走软的迹象,通胀下行不会一蹴而就 -
中国将公布6月进出口数据:出口同比涨幅料放缓至12%,进口亦微落至3.9%
—美日同意合作应对乌克兰战争带来的货币问题和经济影响
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和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同意合作解决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问题以及外汇市场波动。两国表示,俄乌战争加剧了汇率波动,这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构成不利影响,双方并承诺在货币问题上“适当”合作。
叶伦承认日圆近几周大幅贬值,但表示美国的观点仍然是,只有在“罕见和特殊情况下”才有必要干预汇市。
—美联储巴尔金称看到经济走软的迹象,通胀下行不会一蹴而就
美国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巴尔金周二表示,随着消费者受到通胀的冲击和疫情驱动的商品需求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巴尔金表示,他相信美联储最终会将通胀率拉回到其2%的目标,这取决于所使用的措施,但这可能是一场漫长的斗争。
–白宫官员表示,美国似乎正在转向一段就业和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但最近的经济数据并未表明今年第一或第二季经济陷入衰退。这些官员称,他们还没有看到将于周三公布的关键消费者物价数据,但预计能源和食品价格将占到物价同比涨幅的40%以上。
—中国数据观测:外需趋弱6月出口同比涨幅料放缓至12%,进口亦微落至3.9%
中国周三将公布6月进出口及贸易收支数据。路透综合约2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受海外需求减弱、去年基数逐渐抬高等影响,6月中国出口同比料增长12%,低于5月升幅、但仍维持两位数增长;当月进口同比增速料亦放缓至3.9%,贸易顺差为757亿美元。
—IMF再次下调美国2022年增长预期至2.3%,因消费者支出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美国增长预测,现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3%,6月底给出的预测为2.9%。官员们称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者支出增长数据被下修是此次下调预测的原因。
—英国央行总裁贝利:央行独立性将在通胀阻击战中受到终极考验
英国央行总裁贝利表示,在英国央行寻求推动通胀率从目前的9%以上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之际,央行的独立性将受到终极考验。当被问及央行独立性面临的风险时,贝利称,英国央行将使通胀率回到目标水平,“没有如果,也没有但是”。稍早贝利在一次演讲中重申,“如果有必要,英国央行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通胀压力更加持续的迹象。”
–德国央行总裁暨欧洲央行管委纳格尔提高了欧洲央行干预债市的门槛,他认为收益率存在差异“基本合理”,直到有相反的证据出现。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出于对通胀的担忧,美国6月小型企业信心降至近九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但随着企业继续扩大业务,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强劲。
–德国投资者信心在7月急剧下降,受到德国能源供应担忧、中国防疫封控以及欧洲央行加息的拖累。经济研究机构ZEW称,7月德国ZEW经济景气指数从6月份的负28.0降至负53.8。
—独家: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筹资估值为60亿美元,远低于稍早预期
三位知情人士对路透表示,阿里巴巴旗下连锁超市盒马鲜生正在寻求以约6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资金,远低于今年稍早希望的高达10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消息人士称,此次融资远未最终敲定,融资条款可能会发生变化
–俄罗斯央行在一份关于金融市场风险的报告中称,在莫斯科交易所的货币交易中,6月人民币在整体成交量中的份额急升至11%,而2月时仅为不到1%。该央行还表示,由于存在制裁风险,市场参与者应继续减少外汇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份额。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由于发达国家为控制通胀而提高利率,发展中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上升。她说,她将在本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G20)财金领导人会议上明确表示,需要在债务减免方面进行更多合作。
—OPEC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至270万桶/日,供应将持续吃紧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月报称,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上升,但速度比2022年慢,理由是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中国在遏制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进展。OPEC预计2023年的需求将增加270万桶/日,或2.7%,同时将今年的增长预测维持在336万桶/日不变。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疫情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独立专家组成的紧急情况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不断上升的病例数、持续的病毒演变和一些国家的卫生服务压力意味着这仍是一个紧急情况。
–中国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7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67款游戏获批,其中包括中青宝和北纬通信等上市公司的游戏。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网易在缺席缺席4月和6月的游戏审批名单后,7月依旧未出现在名单中。

文章来源:路透财经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