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美国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明显损害包括中韩在内”的各国权益 -
中国在世贸组织对美国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提起诉讼–环球时报 -
现在宣布新冠疫情紧急阶段结束还为时过早–GAVI负责人

–王毅:美国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明显损害包括中韩在内”的各国权益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韩国外长朴振举行视频会晤。就美国制订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王毅强调“美方行径明显损害包括中韩在内各国正当权益”。
韩国外交部表示,外交部长官朴振告诉王毅,韩国期望中国积极支持韩国与朝鲜的对话努力。
–中国总理李克强称,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开放,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环球时报》在一条推文中援引中国商务部的话称,中国周一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就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提出诉讼。该推文说,此举是寻求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中国的关切,也是捍卫中国“合法利益”的必要途径。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国已与包括日本和荷兰在内的合作伙伴通话,以收紧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彭博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导称,日本和荷兰已原则上同意与美国一起加强对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机器的控制。
–IMF称全球债务水平仍远高于疫情前,尽管2021年降幅较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公共和民间债务在2021年出现70年来的最大降幅,脱离因受到疫情的影响创下历史新高,但总体仍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IMF全球债务监测发表的博客文章指出,2021年,全球公共和民间债务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020年的257%峰值下降10个百分点至247%;而2007年的比例则约为197%。
–美国人对一年后通胀率的预期出现创纪录环比降幅,收入增长预期也创纪录
纽约联储在其最新的消费者预期调查中表示,11月美国人预计未来几年通胀压力会逐步减弱,尽管收入会提高。报告称,11月受访者预计一年后通胀率为5.2%,10月的预测为5.9%,下降幅度创纪录。同时,受访者对三年后通胀率的预期从10月的3.1%降至3%,对五年后通胀率的预期从2.4%降至2.3%。
–联邦资金周五将耗尽,美国国会两党仍就1.5万亿美元的拨款法案争吵不休
本周五是美国国会批准为联邦政府拨款的最后期限,在民主党控制参众两院的最后几周里,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对预计约1.5万亿美元的拨款法案的细节争吵不休。参众两院尚未就十几项拨款法案中的任何一项达成一致,这意味着当现有资金在周五午夜耗尽时,从空中交通管制和国家公园,再到医学研究以及环境项目等各种运作都可能受到影响。
–美国财政部表示,由于收入下降,同时用于教育、医疗和公债利息的支出大幅增加,美国11月预算赤字比去年同期猛增570亿美元或30%,达到2,490亿美元,创下了该月的纪录。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需要审查其预算并考虑启动一项新基金,用于支持各国为摆脱俄罗斯天然气依赖进行的主要额外能源投资。
–欧盟执委会和国际能源署(IEA)表示,欧盟已经为今年冬天准备了足够的天然气,但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削减供应,明年欧盟可能会面临天然气短缺。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说:“尽管我们采取了行动,明年我们仍可能面临高达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就中国重新开放对其他区域经济体的影响,投行高盛认为,首先可能对国际旅行产生最积极的影响,其次是商品进口增加;而各地区中,香港有望从中国的重新开放中受益最多,之后是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表示,他相信中国的新冠防疫措施在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放宽,到中国的国际旅行将变得更加容易。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伯克利博士表示,现在宣布新冠疫情紧急阶段结束还为时过早,他称大流行仍有可能恶化。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表示,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趋鸽派以及中国经济重启的背景下,全球指标布兰特原油可能反弹并迅速升穿每桶90美元。
–高盛在报告中称,中国放松新冠限制可能会推动石油需求增加,可能导致油价上涨每桶15美元左右。
–在相伴近三年的中国“通信行程卡”即将下线之际,中国联通公告称,自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稍后中国官媒报导称,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亦做了相同表态。

文章来源:路透财经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