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微信公众号「 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 」(ID:SEEsouthwest)授权发布

五一节,SEE生态毅行•2016长江第一湾,历时两天,50个生态毅行志愿者沿着洛克道,从玉龙雪山西坡登上海拔3300米,再穿过杜鹃花丛林,下到金沙江边海拔1800的龙蟠乡。特别感动的是钱晓华会长帅队登上了玉龙雪山西坡,更加精彩的是3个孩子,最小的9岁,走完了两天高山全程25公里。


玉龙雪山巍峨壮丽,雪峰白皑,鲜花缤纷,溪水潺潺。生态毅行是人生缘分,参加毅行的有金陵华软队、SEE华东队、四海协力队、SEE企业家队、媒体队、观驿科技队、SEE毅起行队、青山蜂鸟队、云南个人混合队、西南混合队、植物园队、云南红队,共12个队51人。

有徒步志愿者说,青春是一场远行,经过就回不去;青春是一场相逢,爱和梦一起绽放;生态毅行是一场盛宴,定要好好品味。

9岁勇士走完25公里
有其母,必有其女。年纪最小的队员是SEE会员的女儿扬扬,孔邱欣扬,9岁多。

第一天,她和妈妈一开始就走到了最后,由收容队的两名老山野陪伴,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院的莫新春老师,昆明植物研究所毕业的植物学专家;一位是蜜蜂哥,4-5岁就跟着创办了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父亲,在山里追蜜蜂。他俩给扬扬演示如何用手杖,如何上坡找力点,让扬扬跟着他们的步子学走山路。


到了第二天,扬扬跟上了本次徒步年纪最大的蕭奶奶,同行穿过杜鹃花丛林。

在最后一段路,她冲到了队伍最前面,把妈妈和教练都远远甩到后面。她说,我觉得自己很棒,下次我还要来!
意志让她远行
中央广播电台住云南站记者陈鸿燕,和先生邓涛、12岁女儿邓雅琪,全家走完了全程。

她感触非常深:“没有想到,(企业家)条件比那么好,(假日)可以去泡吧、做瑜伽、去享受。但你们的意志力,带着大家走下来了。假日遇到这么多这样的人,这是缘分,让我看到了企业家的另一面。我的女儿体育素质很好,但意志差一些。第二天路边长,走到中间,她说以后不来了。但一看到自己发的微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点赞,立刻充满信心走完了全程,并说还要来。”
妈妈感到,这趟科考洛克路给女儿人生非常大的意义,她在同学中也拥有了一份非常的自豪。

三口吐四火少年的骄傲
少年匡品燚,15岁正是成长的蜕变期。他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如他自己形容的:“就是三口吐四火”。品燚从小常常见不到在大山和乡下寻找蜜蜂的父亲。听说爸爸妈妈要走玉龙雪山,也跟着来,而其他同学则在家里准备中考。

这趟生态毅行,他看见了爸爸是跟着怎么样的一群人,在做什么样的事。生态毅行最后一天,看着父亲13年多在滇西北驯化喜马拉雅蜜蜂,做成了千花觅蜂蜜,被志愿者们带回家。那是一份殊荣!

他回到学校准备考试,每天给还在维西乡下做养蜂培训的父亲电话,情绪和悦,为父亲感到骄傲。
携佳人,再行山盟海誓
深港中心的会亲积刚得意的说,这次他的(另一半妔俪)太后袁雪梅也要来参加毅行,因为她看见前年他走老君山时,照的山林美丽的照片。


此行,太后跟夫君形影不离,一路清风快步,深深地享受着杜鹃林的清新空气。太后不断感叹:我们有这么美丽的大山,老跑到外国去干吗,还要来,还要来!!!
前网恋友,现夫妻档
生态毅行顺利而有秩序,是有一对前网恋友,现夫妻档,陈宇雷、李佩珊的努力。他们默默地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做细致的准备。

行前他们跟团队一起踩线,但毅行中少了他俩得身影。他们第一天把行李和睡袋送上山,第二天又运下山。长期作为摄影记者的宇雷,将为大家组织摄影大赛评比。可惜此次作品,少了他的大作。
啦啦队,为勇士助威
此行生态毅行,还有强大的啦啦队,华东队陈红梅在山下为夫君沈庆宏教授助威。王智鑫为爱妻王晓梅顶礼生日蛋糕后,就上山完成第二天21公里的行程,这是他滇西北第二次行程了。

珠江中心颜俊律师的贤妻小儿,山下助行;深港新会员侯红亮令妻在山下摇旗鼓励。西南项目中心的孙亚琼,让娇妻在束河坐阵,自己上山为会长保驾护航。
会亲朋友、夫妻妔俪、父母儿女,岳母孙孙,同行丽江,合众环保。3天好快就过去,美妙的自然,美好的朋友,让生命中的青春永远在鲜花中蓬勃,我们一起守护碧水蓝天!